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农业农村司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信息

吴奇修:高举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旗帜奋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

  (刊载于《旗帜》2019年第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大力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高举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应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农业农村要比以往更加注重保供给、提质量、稳物价、保就业、保增收,继续为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压舱石”和“基本盘”作用,继续为国家宏观调控留出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赢得战略主动。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

  构建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

  一是坚决践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持续加强脱贫攻坚投入保障,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和其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2019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再次新增200亿元,达到1261亿元,实现连续四年每年新增200亿元。规范开展扶贫领域融资,规范和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严守脱贫攻坚目标标准,既不盲目提高目标,也不随意降低标准。督促指导贫困地区强化预算约束和导向作用,优化各类扶贫资金支出安排,把钱花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

  二是大力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要论断,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地力保护和质量提升,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动种业创新发展。加快补齐水利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统筹考虑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市场化导向,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打造质量兴农的引领示范平台。支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巩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成果。大力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是大力支持乡村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有序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机制,加大力度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水工程,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力度,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支持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支持扩大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大力支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示范村建设。

  四是大力支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危房改造、残疾人保障等社会救助和福利政策,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支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济发达镇改革等相关改革工作。积极出台有关财政政策,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和为农服务的能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中央财政将在2019年至2022年继续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各省扶持10万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投入保障制度

  一是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坚持优先发展、压实责任,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三农”投入责任,政府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落实涉农税费减免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乡村振兴投入。

  二是创新乡村振兴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土地出让收益长期以来“取之于农、用之于城”问题的重要指示,配合有关部门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分阶段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加强资金收支管理,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9年至2022年主要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得到贯彻落实。推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内生动力。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地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担保覆盖面,切实增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的可得性,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积极发挥农业领域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推动基金政策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有机融合。鼓励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限额内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

  三是完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落实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机制,合理划分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继续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建立健全以结果导向配置涉农资金的绩效管理机制,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

 

(作者: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 吴奇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  2019年03月18日